12月15日,据媒体报道,广东河源市区迎客大桥桥北公园迎来了一次非同寻常的“寻宝”事件。
两名来自香港的游客叶恒荣和他的同伴,在这里进行一次徒步旅行时,无意间揭开了地球历史的一角。
叶恒荣是一名业余地质爱好者,同时也担任香港地质公园的导赏员。
他和同伴慕名而来,主要是为了考察河源市郊著名的红砂岩地貌。
在徒步过程中,他们偶然发现了几块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岩石,这些岩石上的纹路引起了叶恒荣的注意。
凭借他的专业知识,他怀疑这些可能是恐龙蛋化石。
出于责任感和对科学的兴趣,叶恒荣立即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河源恐龙研究所的专业工作人员。
经现场鉴定,这确实是一窝罕见的恐龙蛋化石,共有6枚,每枚长度为5-9厘米,宽度约为4厘米,形状呈椭圆形。
河源恐龙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黄志青表示,具体种类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才能确认。
目前,研究人员已经对这些化石进行了测量、取样、切片等科学研究,并对原址实施了保护措施,同时组织团队对该区域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。
此次发现不仅让叶恒荣感到惊喜,也让他意识到河源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——交通便利,距离香港仅需大约一小时高铁车程,且恐龙化石出土地点靠近市区,便于参观考察。
未来,叶恒荣计划继续向公众推广河源丰富的自然资源。
河源作为中国南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,拥有“南国生物宝库”的美誉。
自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以来,河源已通过多种渠道收藏超过2万枚恐龙蛋化石,涵盖至少14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化石,数量位居世界首位。
此外,河源还发掘出16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及8组共168个恐龙脚印化石,成为全球罕见的同时拥有恐龙蛋化石、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脚印化石的地方,被誉为“中华恐龙之乡”。
案件发生以后,有网友表示,那些说‘随便走走就捡到宝’的人显然不懂什么叫专业眼光。
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轻松找到恐龙蛋化石,那考古学家岂不是都要失业了?这位香港游客能有这样的发现,靠的是他对地质学的热爱以及专业知识,而不是简单的运气。
也有网友认为,有些人觉得这样的发现应该归功于运气,但在我看来,真正值得赞扬的是这位游客所展现出来的保护意识。
一旦发现疑似化石,立即联系专业人士处理,而不是私自挖掘或带走,这才是最宝贵的品质。
希望更多人能够学习这种做法,共同维护我们的自然遗产。
那么,当普通公民发现类似恐龙蛋化石这样的古生物遗骸时,应如何依法处理呢?
根据《文物保护法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文物(包括古生物化石)时,都应及时报告当地文化行政部门或者公安机关,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现场。
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擅自挖掘、移动或破坏化石。
对于此类发现,政府相关部门会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评估和保护工作,确保化石得到妥善保存和科学研究。
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,请勿转载传播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,请支持正版!!!
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